淺談滾動軸承偽劣的簡易識別方法
2023-03-15凌吉春
摘 要:農業機械使用中,應識別滾動軸承的優劣,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,總結了幾種簡單易行的識別方法,以供參考。
關鍵詞:滾動軸承;基本結構;識別方法
隨著農業機械的推廣和使用,一些不法商販利用農民的惜投心理,將工廠廢舊軸承經處理后銷售到農村,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的破壞。現將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、相應作用以及幾種識別滾動軸承偽劣的簡易方法介紹如下。
1、滾動軸承的基本結構及相應作用
以滑動軸承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滾動軸承,其工作原理是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,一般由2個套圈,1組滾動體和1個保持架所組成的通用性很強、標準化和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機械基礎件。由于各種機械工作條件不同,對滾動軸承在負荷能力、結構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要求。但其Z基本的結構是由內圈、外圈、滾動體和保持架組成。其相應作用為:對于向心軸承,內圈通常與軸緊配合,并與軸一起運轉,外圈通常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,起支承作用。但是,在某些場合下,也有外圈運轉,內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內圈、外圈都同時運轉的。對于推力軸承,與軸緊配合并一起運動的稱軸圈,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成過渡配合并起支承作用的稱座圈。滾動體(鋼球、滾子或滾針)在軸承內通常借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2個套圈之間作滾動運動,它的形狀、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。保持架除能將滾動體均勻地分隔開以外,還能起引導滾動體旋轉及改善軸承內部潤滑性能等作用。
2、簡易檢測方法
2.1眼觀手感法
一是眼觀。首先看外表,檢查軸承上有無正規的出廠標記,無標記者多為不合格產品。然后,洗掉軸承外包裝的油脂,認真檢查軸承內、外圈的滾道及滾動體上有無麻點、凸坑、銹蝕等,凡有者均為不合格產品,不能使用。二是手感法。用右手指卡住軸承內圈,左手快速轉動軸承外圈,好的軸承轉動平穩、聲音較小,無阻滯、沖擊或顫動等感覺;而偽劣軸承在轉動過程中則有“嘩嘩”的噪聲,卡軸承的手指感覺到阻滯、沖擊或顫動,這時軸承切不可用。
2.2量具測量法
滾動軸承是標準部件,軸承的內、外圈均經過磨削加工,誤差極小。為判別偽劣,可用外徑千分尺和內徑百分表測量內、外圈的直徑。經過處理后的軸承外徑變小,內徑變大。
2.3試插游隙法
一是塞尺檢查法。各種滾動軸承,其游隙均有標準規定,偽劣軸承因各零件超差,如游隙就轉不動,故一般偏大。使用者一般不具備按標準檢查的條件,但可用塞尺(厚薄規)檢查游隙。由于游隙小,所用塞尺很薄,強度低,且軸承又是曲面,硬塞不易塞進,可將塞尺塞在2個滾動體中間并靠近一滾動體的頂部,轉動內圈, 如滾動體能滾過且力度不大,所量值除以2即為軸承游隙值。如滾動時覺得太緊或太松,則應將塞尺適當加厚或減薄。應注意的是,插入塞尺后在滾動體滾動過后如感太吃力,不要強行滾過,以免損壞塞尺。應檢查不少于3個滾動體,且都在允許公差范圍內。二是保險絲壓痕法。將細保險絲砸薄,滾過軸承滾動體頂部與外圈的間隙,所得厚度除以2即為游隙,其余與塞尺查檢相同(此法一般不用于球軸承檢查)。
2.4外圈徑向跳動檢測法
一是車床檢測法。可在車床上加工1個芯軸,使芯軸的直徑與所測軸承內徑配合適宜,且有小錐度(應盡可能地小,以便裝拆。磁力表座固定在車床導軌上,先測芯軸的跳動量, 再將軸承套在芯軸上,將表頭垂直打在軸承外圈中部,芯軸不動,轉動軸承外圈。表針的變化量即為軸承外圈的徑向跳動量。二是簡易外圈徑向跳動檢測法。用上述檢測法中所用芯軸,即可檢測外圈的徑向跳動,方法有2種:一種是將芯軸一端水平夾在臺虎鉗上,測試方法與車床檢測相同;另一種是將芯軸垂直夾在臺虎鉗上, 被測軸承套在芯軸上,在軸承外圈施加一定的力(內徑φ10~30 mm為15 N;φ30~50 mm為20 N;φ50~160 mm為25 N)。現場測試時可用相同軸承數只,重量與要求相差不大即可。其檢測方法與車床檢測相同。當2個結果不同時,應以后一種方法為準。
2.5硬度檢測法
軸承套圈硬度值為50~65 HRC,高或低于此值均為不合格軸承,檢查點應在內圈或外圈的側面,以免損壞軸承。
3、結束語
上述各項,經過經驗判斷有懷疑者,可根據現有的條件,逐項檢測。對有1項不合格者就不必再進行其他項的檢測。對檢測值超標不多者,應繼續檢測其他項,考慮到檢測條件和誤差,對各項檢測值均超標不多應視為合格。同時,農機用戶應到規范市場去采購,注意保存好購貨憑證,出現問題便于退貨和索賠。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按上述方法檢查,徹底杜絕漏洞,以減少對農業生產的損失。
參考文獻:
[1] 林菊娥,李桂福.機械基礎[M].北京: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,2009.
[2] 倪惠新,范國良.高級機修工藝學[M].北京:宇航出版社,1993.
[3] 陳浩.滾動軸承狀態的監測及故障識別方法[J].農機使用與維修,2008(6):16.
[4] 馬本學,葛建兵.滾動軸承代號識別方法簡介[J].新疆農機化,2008(2):37.
來源:《現代農業科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