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質量發展在如皋 | 萬達特種軸承:在單項賽道上跑進全球前三!
2021-06-08
“非洲的羚羊每天要想的事情就是如何比獅子跑得快,因為只有這樣自己才能生存下來;而獅子要想的是如何比羚羊跑得快,只有這樣自己才能不被餓死。因此,只要太陽一出來,羚羊與獅子的賽跑就開始了……”
走進江蘇萬達特種軸承有限公司新廠區的大門,一眼就能看到廠房墻體上這幾行大字。這則寓言同樣鐫刻在老廠辦公樓內的醒目位置,成為萬達特種軸承的企業文化。
“這不僅是一個快與慢的問題,更是一個生存和死亡的問題,誰跑得快誰就能生存。”萬達特種軸承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徐群生說,等到新廠正式投入使用,企業發展將進入更快的跑道。
這是徐群生投身實業數十年獲得的啟示,更是他希望帶給企業的“生存之道”。1996年,徐群生接手了負債累累、瀕臨破產的國營如皋軸承廠。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,他帶領企業站在了叉車軸承這一細分行業的頂端,市場占有率國內、全球第三,企業于2019年通過工信部全國首批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認定,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暨第四屆通商大會上,被命名為南通市優秀民營企業。
“我們與豐田公司有十幾年的合作,現在是豐田在國內叉車軸承的供貨商。”在展示室琳瑯滿目的榮譽證中,徐群生特別介紹了豐田公司頒發的“綜合優秀獎”。作為專業研發和生產特種軸承的高新技術企業,萬達特種軸承有限公司擁有專利108個,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、歐美等國家和地區,為世界工業車輛排行榜20強企業提供配套服務。
長久的合作,來源于過硬的產品質量。一個直徑約十厘米的軸承套圈,一體成型,卻要實現兩種硬度。“內側和鋼珠接觸的地方硬度要大,外側和叉車門架接觸要軟,不然就會造成門架磨損。”徐群生說,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企業研發團隊進行了一年多的設計試驗,Z終通過改進淬火工藝,破解了這一難題,讓門架和軸承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,“我們是目前國內突破這個難題的企業”。
在徐群生看來,企業要先做強才能做大,“不必和大企業比塊頭、比規模,而是要在細分市場上做好領跑者,做到人無我有、人有我新、人新我精”。近年來,企業一直瞄準特種軸承這一細分行業Z新動態,強化產學研合作,加大新品開發力度。在這里,既有巴掌大的小軸承,也有直徑達到2.5米的“巨無霸”,更有輕量化、大負荷的工業機器人專用軸承……“多品種、小批量”已經成為企業特色和競爭優勢。
產品型號不斷增多,生產組織更加復雜,突發情況和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。“智能化改造是企業必須要走的路。”徐群生舉例說,前幾年,企業接到美國一家企業的訂單,小批量試裝后發現達不到客戶圖紙要求,“我們發現是原有加工設備精度不夠。”他指著一臺自動化設備說,裝備升級后,問題迎刃而解。每年,企業用于設備更新的投資都以千萬計,裝備自動化、智能化的升級,不僅提高產品質量,也讓生產效率大大提高。“比如這個成品組裝工序,原來要16個工人,改成智能化生產線后只需兩個人即可完成。”徐群生說,現在企業300多名員工,人均勞動生產率超過100萬元。
隨著企業的發展,原有廠區已無法滿足。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,萬達軸承在城東工業區征用土地144畝,投資10億元建設現代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的新廠區。目前,廠房已提前四個月竣工,部分設備正在安裝調試。
“新廠區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,預計年銷售12億元,新增稅收5000萬元。”站在新廠房前,年逾七旬的徐群生豪情滿懷。“前段時間我去深圳參加了智能物流方面的會議,深受震撼。這個市場很大,需要我們去研究、創新。”他表示,下一步要在實現傳統叉車軸承提檔升級的同時,拓展智能物流系統軸承,開發新型輕質合金特種軸承,瞄準特種裝備攻關卡脖子技術,加大研發投入,繼續做行業的領跑者。
(來源:南通發布)